中国与柬埔寨共享应对艾滋病的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 2016-10-25 来源:
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协调和盖茨基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机制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中国预防医学会等机构组织的代表一行于2016年10月11-1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与柬埔寨国家艾滋病皮肤病和性病中心、国家艾滋病管理局、UNAIDS驻柬埔寨办事处和当地最大的艾滋病防治非政府组织——高棉艾滋病非政府组织联盟(Khmer HIV/AIDS NGO Alliance, KHANA)开展了为期3天的交流活动。
柬埔寨国家艾滋病皮肤病性病中心主任Ly Penh Sun博士及其技术团队介绍了柬埔寨在艾滋病应对、重点人群干预方面开展的工作。他指出,柬埔寨最近通过了“治疗所有感染者”的政策,这是迈向快速通道进程和在2020年前实现“三个90”目标的关键一步。柬埔寨艾滋病感染人数自1999年以后持续减少,目前正努力争取提前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三个90”的目标。
中方代表也向柬方介绍了中国的艾滋病疫情和应对、中国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等情况。
高棉艾滋病非政府组织联盟向中国代表介绍了该组织为娱乐场所工作人员、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跨性别者和注射吸毒人群提供的服务及创新方法;使用“识别-触及-强化-保留(IRIR)”模式有效发现目标人群和采用创新管理模式开展重点人群发现、检测和随访的工作体系等方面的情况。
柬埔寨国家艾滋病管理局主席、高级部长Leng Mouly在中柬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座谈会上发言,表示中柬两国防治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强有力的合作。柬埔寨最近被划入中低收入国家,艾滋病防治国际资金投入面临减少的情况,学习中国经验,向更可持续的本国资金资助模式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中柬双方还就在降低HIV传播中主要的干预策略、如何接触到边缘人群、如何培训非专业人员开展咨询和检测、治疗药物费用的支付机制和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方人员还参观了当地娱乐场所和服务于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的社会组织,了解同伴辅导员为目标人群提供快速指尖艾滋病病毒筛检和相关服务情况。
通过此次访问,中方对柬埔寨国家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类似KHANA等社会组织在柬埔寨艾滋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和积极有效的作用,他们与政府密切配合,建立了全国性网络系统,通过动员志愿者参与,深入接触到目标人群,减少了社会对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和目标人群的歧视,增加了包容,保证了艾滋病预防、关怀、治疗的落实。
该组织在工作中从疫情和需求入手,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如将感染者分为稳定状态的感染者和有较大需求的感染者;按照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预算;开发结合实际的健康教育工具等,使防治工作能够下沉到目标人群;从2002年开始,使用快速检测,有助于提高重点人群中的检测和发现率。
此外,该组织采用为受检人员编码的UIC卡系统作为重点人群管理工具,可保证目标人群隐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失访和重复计算,同时又能通过这个系统提供可持续的专业服务,确保了预防和治疗的效果。这些做法也值得学习借鉴。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柬埔寨国家代表Marie-Odile Emond认为,中国和柬埔寨都在积极响应快速通道进程,同时也建立应对艾滋病的可持续性发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重视南南共享与合作,这样的交流可以扩大创新方法的覆盖面,并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性艾中心交流与合作室 胡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