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为阵地探索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新模式——福建省晋江市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实践案例

发布时间: 2014-03-18            来源:

  摘要:晋江市流动人口常年保持在100万以上,长期在外的流动人口多数为青壮年,处于性活跃期,容易出现临时夫妻、多性伴、婚外性行为等现象。艾滋病疫情分析表明:晋江20131-8月工人已经超过商业服务人群,成为职业分布的首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晋江病例中职业为工人的人群85%以上为流动人口。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防艾工作,晋江市防艾办充分利用该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试点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出一系列针对流动人口的防艾宣传教育措施,提高流动人口防艾意识,增加自我防护能力,不断拓展防艾宣传教育新模式。

  1.背景

  晋江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全市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现辖13个镇,6个街道,386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107万。2012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位,经济实力连续19年保持福建省十强县(市)首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常年保持在100万以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社会管理改革的重要战略积极推进。2006年,率先在全省启动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并出台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2008年,晋江市委、市政府把建设规范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1000多万元在19个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在流动人口较多的143个行政村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在其他村(社区)公共事务服务大厅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在59家规模企业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截至2013年9月,全市共采集流动人口信息145万人次,办理居住证78万份。

  19919月,晋江市在远洋船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疫情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分析表明:非晋江籍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0%以上,流动人口成为我市防艾工作的重点人群。2011年,市防艾办积极协调市综治办和各镇(街道),依托全市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向广大流动人口开展防艾宣传干预工作,并拓展相关防艾活动,取得明显的成效。

  2.具体措施和活动

  2.1.挖掘资源,显现优势

  我市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在整合各类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协管员队伍的基础上,将公安、计生、人社、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融为一体,逐步实行流动人口和出租房一站式管理服务。流动人口由本人持身份证件在到达暂住地三天内,到指定地点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及申领居住证,《居住证》上登载暂住、计生、务工等信息,实现一证式的一体化管理。由于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点多、面广,目前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流动人口防艾宣传干预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2.积极协调,达成共识

  在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对流动人口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工作是卫生部门的职责之一。市卫生局根据职责要求,多次会同市综治办讨论如何发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的优势开展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在具体活动措施上达成共识,如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现场宣传活动、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市综治办结合这些活动,通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平台,主动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协作,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工作,达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目的。

  2.3.制定方案,明确职责

  市防艾办、综治办、卫生局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晋江市流动人口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宣传教育工作有效落实。市防艾办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导等工作;综治办负责提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的具体名单和联系方式,并牵头组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开展防艾工作;市卫生局负责提供宣传资料、人员培训等技术支持。

  2.4.自主开发,提高实效

  市防艾办、综治办联合开发并制作宣传单、宣传折页、宣传海报和视频短片等4类宣传材料,内容涵盖艾滋病/性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关怀救助措施、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咨询检测和晋江居住证办理须知等,将防艾宣传内容与居住证办理须知相结合,既提高材料的多用性,同时也提高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发放宣传材料的积极性,避免宣传材料的浪费。因此,宣传材料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多用性强的特点。

  2.5.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2.5.1.发放宣传材料。市防艾办发放10万多份宣传材料到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结合为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和咨询相关业务的时机,向流动人口发放。

  2.5.2.张贴宣传海报。在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所(站)的醒目位置张贴防艾宣传海报200多张,向流动人口宣传预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

  2.5.3.播放宣传字幕。市防艾办制作20多条防艾标语,在有设置LED电子显示屏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滚动播放。

  2.5.4.播放宣传视频。市防艾办制作《共同参与防艾滋》宣传视频短片在有条件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播放。视频短片内容包含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同时也让人们明白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并呼吁广大流动人口行动起来,向艾滋迈进,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向目标人群宣传防艾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2.5.5.免费发放安全套。市防艾办、综治办、计生局、卫生局联合在各村(社区)和规模企业设立安全套免费发放点720点,其中村(社区)392个,规模企业308个,其它人群聚集场所20个,有效提高流动人口获得免费安全套的可及性。

  2.5.6.开展防艾知识进企业、进村、进公共场所宣传活动。2013年,市防艾办、卫生局、计生局、文体局、计生协会、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流动人口办、禁毒办等部门联合开展12场防艾知识进企业、进村、进公共场所宣传活动,通过防艾知识图片展、免费分发安全套和宣传材料、有奖问答、义诊咨询等形式,向流动人口宣传防艾和禁毒知识。进一步调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宣传防艾知识的积极性,营造防艾活动氛围,拓展防艾工作成效。

  2.5.7.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展板进企业活动。市防艾办制作20套卫生防病知识展板,每套展板共8个版面,其中艾滋病相关知识占2个版面。市防艾办、总工会和有关镇(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联合开展66场卫生防病知识展板进企业活动。宣传展板摆放在企业员工宿舍通往车间的醒目位置,成为企业员工上下班或闲暇时必看的一道风景线,让企业员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防艾知识的宣传教育。

  2.5.8.开展企业员工的宣传干预活动。晋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充分发挥技术核心作用,成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负责重点企业和高档娱乐场所流动人口宣传干预和对全市19个基层防艾队伍的培训;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骨干作用,成立基层防艾干预小组,负责辖区内企业和中、低档娱乐场所干预工作与信息报送等。市疾控中心、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工协作,在流动人口办等部门的配合下,深入企业和娱乐场所开展流动人口宣传干预工作。

  3.效果

  3.1.流动人口的防艾宣传干预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近年以来,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为载体开展流动人口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10万多份,张贴宣传海报200多张,开展现场宣传活动78场,在有条件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还通过播放防艾视频和宣传标语,面对面宣传咨询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2011年以来,在恒安、贵人鸟、德尔惠、梅花伞、喜多多等33家企业发展440名同伴教育员,干预33905名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此项活动具有针对性更强、实用性更好、覆盖面更广的特点,流动人口防艾宣传工作基本覆盖到各镇(街道)、村(社区)和规模企业,尤其是对初次来我市务工的流动人口更能感受到我市防艾工作的浓厚氛围,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自觉地参与防艾工作。

  3.2.流动人口防艾知识知晓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表明:晋江市流动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2010年的67.00%提高到201389.27%(卡方值为59.03P≤0.05)。此外,2013年市防艾办、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在市流动人口办配合下,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10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近2年登记的流动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为86.98%,较2011年调查结果68.75%有明显提高(卡方值为34.39P≤0.05)。

  3.3.安全套的免费发放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性传播疾病保持在较低水平。免费安全套发放网络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区)和规模企业,2013年共免费发放安全套54.4万只。流动人群自2011年以来,在哨点监测中均未发现HIV抗体阳性标本,梅毒抗体阳性率由1.67%2011年)下降到0.49%2013年);承认最近一年与暗娼发生商业性行为的由9.57%下降到5.03%,发生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由37.50%提高到87.50%;承认最近一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由9.48%下降到8.23%,每次使用安全套的由25.00%提高到38.46%

  3.4.多部门协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此项活动,市防艾办、综治办、卫生局、计生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地推动流动人口防艾宣传教育工作进展,充分体现我市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防艾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此外,市综治办也将此项工作列入每年各单位绩核考核内容之一,保障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4.经验和启示

  4.1.加强部门协作是开展流动人口防艾宣传的关键。流动人口的防艾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多部门协作的防艾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地开展流动人口的防艾宣传,才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防艾意识和防艾知识知晓率,达到自觉转变高危行为和降低被感染机率的目的。

  4.2.精心部署活动是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环节。晋江市防艾办确定开展这项活动后,首先加强部门协作,再到现场勘察确定试点,最后全面铺开;宣传方式由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海报、播放防艾视频和标语,拓展到宣传展板进企业和防艾知识进村、进企业、进公共场所,由易到难,不断调动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效果。

  4.3.主动深入一线是确保流动人口防艾宣传效果的重要措施。我市的流动人口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且平时在企业的工作时间较长,所以,市防艾办通过举办防艾知识进村、进企业、进公共场所卫生防病知识展板进企业和企业员工宣传干预等活动,主动深入一线,采取面对面宣传咨询和干预等方式,确保流动人口能够获得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防艾知识,提高流动人口防艾宣传干预效果。

  4.4.挖掘优质资源是深化流动人口防艾宣传的有效手段。防艾办作为协调机构,能否不断地挖掘相关部门的优质资源,有效地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持续开展防艾宣传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市防艾工作的成效。晋江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作为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的机构和窗口,是近年来晋江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特色产物,以它为载体开展流动人群的防艾宣传工作优势明显。但流动人群具有流动性大、构成复杂和文化程度不高等特点,存在管理难,宣传难以全覆盖等问题,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需持续加强。今后,将通过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开展防艾宣传教育工作,使我市的流动人口防艾宣传作用和效果将更加凸显,同时也为其他流动人口多的地区提供新的模式借鉴。(晋江市防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