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花灯戏”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方式,在重庆市江津区试点成功并推广开展以来,社会效益与日俱增,反响良好。继四川省合江县疾控中心到江津区实地考察交流之后,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及宣传区域,联合毗邻省市地区疾控中心发起川渝黔“花灯戏”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4月30日,启动仪式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隆重举办。

此次启动会由泸州市合江县疾控中心承办,诚邀四川省泸州市疾控中心、贵州省赤水市疾控中心、重庆市江津区疾控中心相关领导参会,合江县卫生局孙伟副局长及泸州市疾控中心魏德清副主任到会并发言。 “花灯戏”表演由诗朗诵《给你,我的温暖》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合江德高演艺团、江津笑中乐演艺团的小品演绎《社会》和《赖大兴进城》逐一登场,演员通过分饰农民、老板、患者家属等角色,诙谐幽默淳朴的方言中传递艾滋病传播途径、防治知识,贴近现实生活的真情表演把演出推向高潮,戏说方言《老张抓猫》、手语歌舞表演《感恩的心》为演出划上完美的句号。观众反响热烈,掌声笑声不断。

现场启动会后,江津区作为利用“花灯戏”开展艾滋病防治模式的起源地,江津区疾控中心康纪明副主任将活动的整体构思、政府动员、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泸州市疾控中心魏德清主任给予高度赞许,并指出该模式接地气、因地制宜,是符合人群需求和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的成功探索,希望能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顺势而为、全面部署,共同攻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赤水市疾控中心王雪彬主任表示,“花灯戏”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是“金点子”,值得推广,毗邻三省联动,应互通信息,整合利用相邻地区资源,协手共进,构筑平台,展开省市间民间演出团队“花灯戏”表演竞赛,推陈出新,发掘并树立典型剧本,开展巡演交流,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参会各地疾控中心就“花灯戏”作品创作方式、奖励机制、联合演出事宜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细致交流。(重庆市江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裕强/撰稿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防所 徐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