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涌动爱的暖流——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中秋茶话会侧记
发布时间: 2013-09-24 来源:
9月14日,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在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家酒店内,来了26位“神秘”的客人,他们是受萧山区疾控中心会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邀请,前来参加中秋座谈会的。说这些客人神秘,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
会场布置的简洁而温馨。为了不暴露来宾们的隐私,工作人员谢绝了酒店服务员,为每一位宾客递上一杯清香的绿茶。会场桌上,摆放着一盘盘鲜嫩的瓜果。
浙江省性艾协会郑伟秘书长,省和杭州市疾控中心的艾防所长,萧山区疾控中心的汪芬娟副主任,省市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的专家,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领导,还有来自杭州的“浙江爱心家苑”的志愿者代表,都来到了大家中间。座谈会在热情洋溢的欢乐气氛中开始。郑伟秘书长首先在茶话会上致辞,他向各位送上了衷心的节日祝福。他说,今天各位病友应邀前来参加这个茶话会,是国家对艾滋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的具体体现。看到各位气色都很好,说明抗病毒治疗很有效,我们很欣慰。他同时希望各位病友要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大家只要积极配合医生,坚持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健康地生活,寿命和正常人也没什么差别。省疾控中心潘晓红所长、市疾控中心罗艳所长和萧山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汪芬娟,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们除了送上节日的祝福,还对各位病友在以往的时间里对疾控部门和基层的医务人员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来自浙一医院和杭州西溪医院的两位艾滋治疗专家,分别向各位来宾介绍了目前最新的艾滋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和治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处理,以及省市定点治疗医院的诊疗流程和服务内容等。领导和专家的讲话,使与会人员深受鼓舞,引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紧接着,五六位感染者和病人,先后作了即席发言,他们之中,有已经治疗十多年的“老病号”,有今年刚查出不久的新发感染者,还有病人夫妻的代表。他们的发言都表达了同一个心声:真诚、理解和感谢。他们几乎都曾经有过迷茫、恐惧、甚至绝望的心历路程。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尤其是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和治疗专家的耐心解释、专业的治疗、贴心的服务,使他们终于从艾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们的发言虽然都不长,但每一句都是真情的流露,让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感慨和激动。座谈会上,还举行了一个“特殊”的仪式,参加座谈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医务人员,签字承诺保护隐私、尊重病患、尽心服务;而在座的每一位感染者和病人,都在“感染到我为止”的承诺书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姓名。
会上,开发区医院和杭州市疾控中心还为感染者和病人们准备了精美的月饼和保健品,以示节日的问候。之后,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真正的“座谈”开始了。病友们和领导、医生们,像老熟人一样,互致问候。郑伟秘书长和潘晓红所长,关心地询问经济困难的感染者/病人家庭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救助,艾滋家庭的孩子是否纳入了民政部门的救助对象;省市的治疗专家周围,则围满了咨询问题的病友,两位专家细心地倾听,耐心地解答。有的干脆就直接看上“专家门诊”了——来自杭州西溪医院的时代强主任医师,当场就为一位有较为严重的药物副反应的病友,开出了新的治疗方案,并一再嘱咐站在一边的萧山区疾控的医生:“尽快启动新的治疗方案药物的申请”;而来自浙一医院的许利军医师,则忙着在回答几位病友关于母婴阻断和单阳家庭生育孩子的问题;不少病友还在相互交流着治疗服药的心得……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三个小时的座谈会接近了尾声。大家似乎还谈兴甚浓。沟通、交流,还有咨询和问候。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儿,只有尊重,真诚,而没有冷漠,更没有歧视;这儿,充满着关注和关爱,而没有恐惧,这儿,涌动着的是一股沁人肺腑的爱的暖流。
望着眼前那一张张如此健康快乐,充满阳光的脸庞。不禁让人有些陶醉了。
每年,萧山区都会举行多次这样的活动,有时,在山里农庄,有时,在相互侧畔。每次,都会有许多的病友参加,因为,他们都把这一天,作为自己的“狂欢节”。(杭州市萧山区疾控中心 徐钟渭 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