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 2017-04-01 来源:
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国务院印发的第4 个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是引领、指导“十三五”时期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行动计划》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注重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针对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防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综合考虑了社会各方面因素,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二是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与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规划密切衔接,全面推进防治工作。总结“十二五”防治成效和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将艾滋病防治融入各部门政策,动员全社会参与。三是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借鉴国内外有效防治策略措施和最新科研成果,参考国际防治目标和策略,结合我国实际,对目标、指标进行了测算,制定了总目标和工作指标,既调动各方积极性和潜力,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行动计划》确定了“十三五”防治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传播,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将我国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提出了宣传教育、综合干预、检测治疗等11个具体工作指标,涵盖了防治工作主要领域,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2020年“3个90%”目标保持一致。
《行动计划》提出了“四个提高”、“四个落实”的控策略措施,分别是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增强公众艾滋病防治意识;提高综合干预实效性,有效控制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提高检测咨询可及性和随访服务规范性,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减少传播;全面落实核酸检测和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持续减少输血和母婴传播;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挽救感染者和病人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全面落实培育引导措施,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活力。
为保障目标实现,确保措施落实到位,《行动计划》从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治经费和药品供应,加强科研与国际合作、提升防治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各级政府主导辖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防治规划,保障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责,建立部门考核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制,及时对防治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国艾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