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督导调研江西省艾滋病防治工作
发布时间: 2014-08-04 来源:
为了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的主要措施在江西省落实情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性艾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于2014年7月7-11日对江西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现场督导调研。本次督导调研由性艾中心孙江平副主任带队,性艾中心综合防治与评估室主任毛宇嵘、交流与合作办公室主任胡翼云、治疗与关怀室常务副主任马烨等共同参与。
督导组对南昌市及其东湖区、宜春市及其袁州区、萍乡市及其安源区和上栗县以及省疾控中心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督导调研。
督导调研中了解了江西省目前疫情情况以及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主要工作进展如下:(1)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防治责任制。省级和所督导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艾防工作,省政府把艾滋病相关的部分考核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地市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中,全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2)积极开展扩大检测工作和抗病毒治疗工作。2013年全省自愿咨询检测点共筛查检测6.67万人,医疗机构检测人次数255.2万。全省发现新病例数由2008年414例增加至2013年的1406例。截至2014年6月底,累计治疗3911人,在治病人2978人。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患者抗病毒治疗比例为8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示范区项目促进综合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示范区项目管理比较规范,多部门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艾滋病宣传和关怀支持活动。江西省示范区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绝大部分指标完成情况好于全省平均值和全国示范区平均值;(4)深入开展人口基金项目。项目点均开展了依托街道社区及发展同伴教育员对低档娱乐场所女性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的探索,同时与妇女健康中心或社区医院合作,通过发放爱心健康卡、妇女健康手册等宣传资料,提高了该人群对干预工作的可接受性。
督导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建议:(1)深入分析防治数据,科学准确把握疫情形势。个别地区对疫情形势认识不清,建议全省对各地疫情及其传播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做出科学的估计和预测。省级应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尽可能具体化和量化;(2)加强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经费的管理,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建议江西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在保证药品采购经费的基础上,统筹资金使用,加快执行进度。提高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资源投入,确保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能够及时到位;(3)继续扩大检测工作,降低晚发现比例。建议对各地市、县区进行相关检测与病例发现情况的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计划,对重点地市、县区有在扩大被动检测的同时,加强主动检测,及早发现病例;(4)感染者随访管理逐渐下沉到基层,确保随访干预效果。建议各地市对辖区内各县区疫情进行分析,根据疫情和基层工作资源,逐批下沉随访工作,在此之前,还要充分做好基层人员的培训,与相关基层单位和人员签订保密协议;(5)开展“一站式服务” 抗病毒治疗试点工作,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建议江西省以“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开展试点,探索低流行地区如何进一步完善感染者检测、随访和治疗程序,明确各部门职责,及时为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疗及相关治疗;(6)加强资源整合和利用,延续及拓展有效的干预模式。建议各地充分整合各来源经费,制定详细工作计划,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延续既往好的干预服务模式。支持现有的志愿者小组,建立有效的与男男性行为人群合作的机制,把干预和宣传工作延伸到尚未触及到的人群;(7)人口基金项目工作。建议两个项目点做好2014年项目计划工作,加强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配合国家项目办做好项目终期调查,按项目管理要求使用资金。(性艾中心综合防治与评估室 毛宇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