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红丝带行动出征仪式

发布时间: 2002-07-23            来源: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红丝带行动,是今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团中央、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本次活动是第一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以艾滋病防治宣传为内容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完成组织、培训的基础上,2002年7月15日正式出征。

        艾滋病不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截止至2001年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累计为6,000余万,且95%的病例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截止至2001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30,736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594例,死亡684例。据专家估计,全国累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约85万,其中现存活艾滋病病人约8-10万。艾滋病已经给人类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国务院制定下发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围绕实现规定的目标正在努力工作。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家庭,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投身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也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艾滋病还没有有效的治愈办法,但是,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国内外的防治实践证明,控制艾滋病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和改正危险行为,艾滋病就能够预防和控制。

        青年人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同时,也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生力军。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主要分布在农村,青壮年是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广大农民非常缺乏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加大农村的宣传力度,是当前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迫切需要。所以,本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红丝带行动,是面向广大农村的农民、基层干部,特别是青年农民、青年干部,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一次实践和尝试。参加本次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约130名,将被组织13个团,赴中西部地区的广西、河南等10个省(自治区)的农村开展宣传活动。各团将选择人员集中的集市、车船码头、沿途车站等场所,通过宣讲会、文艺演出、播放声像资料、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开展宣传。同时,各团还将为当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企业、学校、机关的职工和农村青年举办培训班,使他们成为不走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员。

        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卫生部领导非常重视这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红丝带行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充分发挥青年人的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全社会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进一步营造一个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加出征仪式的主要人员有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周扬帆副部长、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肖东楼副司长、教育部 ;广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安徽、宁夏、湖南、湖北10省(自治区)团省委、教育厅、卫生厅有关同志及各省大学生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全部大学生志愿者;各新闻媒体记者及有关人员共约260余人。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迎战艾滋病的挑战。

        时不我待,行动起来。